总站
岷县市场首阳市场渭源市场会川市场莲峰市场宕昌市场漳县产地临洮产地武都产地卓尼产地临潭产地甘谷产地青海产地礼县产地庆阳产地武威产地张掖产地平凉产地其他产地
陇萃源 > 网站新闻 > 头条 >  【开班通知】6月8日|中国林科院王涛院士团队负责,全国药用植

【开班通知】6月8日|中国林科院王涛院士团队负责,全国药用植

发布时间:2023-05-26 12:02:53  来源:陇萃源  浏览:   【】【】【

【开班通知】6月8日|中国林科院王涛院士团队负责,全国药用植物组培、种繁、扦插与嫁接等快繁育苗技术培训班(第三期)


第三期 全国药用植物

组培、种繁、扦插与嫁接等快繁育苗技术培训班

6月8-11日   中国·北京

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效脱贫攻坚、开展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但在实际生产中,依然存在种源混杂、良种贡献度低、种苗不整齐等致使机械化应用困难等现实问题。

组织培养、扦插、嫁接、容器育苗等工厂化育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苗木、花卉以及中药材等领域,是植物生产中应用普及广、成效显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可推动中药材种苗快速生产,保证种纯苗齐,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环节。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推广适宜经验与生产成果,特邀请中国林科院王涛院士团队,及具深厚理论知识与丰富生产经验的一线专家,以生产问题为导向,将药用植物快繁理论、技术与现场实操指导贯通,深入浅出地为学员构架高标准、规模化、工厂化育苗理论与实践技术体系,让每位学员真正的从课堂和实操中掌握技术要点。现将培训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班信息

支持单位: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药材专业委员会

中国林科院ABT研究开发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林科院社会林业研究发展中心

恒德本草(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开课时间:

2023年6月8-11日(7日报到)

开课地点: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ABT实训基地

课方式

聚焦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课堂讲授相关理论,深入探讨相关新技术、新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操作指导,让每位学员亲自动手完成扦插及组培生产全过程。实验材料专一编号,并通过微信群实时发布植物生长发育状态,让“学习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资队伍

授课老师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一线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生产经验。围绕组培、种(块)繁、扦插、嫁接等快繁技术存在的问题与难题,结合实践案例,将整体解决方案毫无保留的传授学员。

特色课程之一:

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

◤ 课程背景

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作为中药材生产的源头控制技术,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有效控制药材质量的优势,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种植品种不优良、栽培技术不规范、药材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特开设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特色课程。

课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

主讲人: 张子龙 博士后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张子龙,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人参属药用植物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精准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特产分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药学科同行评议专家,《Natural Product Research》《pharmaceutical biology》《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中医药导报》《广西植物》《南方农业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材质量安全调控、中医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先进科技成果1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 课程大纲

向下滑动查看课程

第一章 种植品种选择

第一节 药材价格波动

第二节 中药资源区划

第三节 道地药材分布

第四节 品种选择思路

第二章 种植基地选址

第一节 地理位置考察

第二节 合理安排茬口

第三章 种植规模确定

第一节 边际效应分析

第二节 合理确定规模

第四章 种苗繁育与栽培技术规范

第一节 栽培技术概述

第二节 种子种苗繁育与质量

第三节 整地播种移栽

第四节 田间管理措施

第五章 采收加工技术

第一节 采收时间方法

第二节 产地加工技术

第三节 药材质量控制

特色课程之二:

植物组培技术培训与实操系列

◤ 课程背景

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以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为前提的一项生物技术。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利用组培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种苗,有利于品种更新,还可用于脱除病毒和无病毒种苗的繁殖。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组培污染严重、增殖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次研修班特开设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理论课和组培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操》课。

课程:《植物组织培养》理论课

主讲:侯新村 博士后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侯新村,博士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市生态学学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植物资源创新利用、种苗繁育与可持续种植技术研发工作,至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1部,申请国家专利6项,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国家能源行业标准1项、北京市地方标准3项。

长期从事植物种苗繁育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培训工作,拥有着十余年的一线培训经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

◤ 课程大纲

向下滑动查看课程

第一章 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理论知识

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势及用途

第三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技术及过程

第一节 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第二节 外植体的选取

第三节 组培苗的无菌接种操作

第四节 组培苗的驯化及移栽

第四章 植物组培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五章 组培室的生产管理

第六章 组培室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第七章 植物组织培养案例分析

第八章 光照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课程:《植物组织培养》实操课

主讲:技术部 张成华 任玉敏 老师


技术老师讲解外植体的处理方法


无菌实验室组培技术实操课

特色课程之三:

植物扦插技术培训与实操系列

◤ 课程背景

扦插技术作为植物快速繁殖的常见方法之一,具有保持母株的优良基因,苗木生长迅速的优势。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扦插生根难、成活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修班特开设了《植物扦插育苗技术》理论案例讲解课和温室大棚《扦插育苗技术实操》课。

课程:《植物扦插育苗技术》理论课

主讲:技术总监 贾仕军 老师

贾仕军,中国林科院ABT研发中心,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跟随中国林科院王涛院士,从事植物无性繁殖,ABT生根粉与GGR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及相关技术配套研究推广和生产实践20多年,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积累。

◤ 课程大纲

向下滑动查看课程

第一章 林木扦插育苗基础理论与操作流程

第一节 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植物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 影响植物插穗生根的外在因素

第四节 影响植物插穗生根的内在因素

第五节 插穗生根的生理习性

第六节 提高插穗生根能力的方法

第七节 喷雾装置与苗床建设

第八节 大田嫩枝扦插育苗

第九节 设施嫩枝扦插育苗

第十节 容器育苗技术

第二章 育苗中常见与疑难问题解决方案

第三章 扦插育苗中的新技术

第四章 ABT生根粉在扦插育苗中应用

课程:《植物扦插育苗技术》实操课

主讲:技术部 姜常玉 刘蓉 老师



扦插技术实操指导

特色课程之四:

植物嫁接技术培训与实操系列

◤ 课程背景

嫁接,也是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的一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在实际生产中,或嫁接砧穗不配套,或嫁接手法不合要求,或接后管理不善,会导致嫁接后成苗木成活率不高。为此特开设了《植物嫁接技术》理论和实践课程。

课程:《植物嫁接技术》

主讲:北京农职院园林系 石进朝 教授

石进朝教授长期从事园林植物育苗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树木等课程的教研工作。主持省部级精品课程《园艺植物育苗》建设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北京市教委、市农委、市科委及院级3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3个。

主编 “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园林苗圃》、《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20余部著作。在首都园林园艺行业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第一章 嫁接基本知识

第二章 嫁接方法

第一节 接穗和砧木的选取

第二节 枝接

第三节 芽接

第四节 根接

第五节 高接

第六节 茎尖嫁接

第七节 试管苗嫁接

第八节 器官、组织、细胞水平的嫁接新方法

第三章 嫁接体形成过程

第四章 接穗与砧木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嫁接亲和性与不亲和性

第一节 亲和性与不亲和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不亲和性的症状与类型

第三节 嫁接亲和性机理

第四节 嫁接亲和性的预测和克服嫁接不亲和的方法

第六章 嫁接在植物生命科学理论研究中应用

第一节 利用嫁接系统论证胞间连丝次生形成

第二节 利用嫁接体研究电偶联和电波传递

第三节 接穗与砧木间物质交流与运输机理

第四节 利用嫁接体研究植物体内长距离信号传递

特色课程之五:

中药材种业技术系列

课程:《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分析》

主讲: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杨成民 副研究员

杨成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栽培中心副研究员,现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子种苗专委会副秘书长。

近十余年来,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育种研究。选育柴胡、人参、桔梗、荆芥、黄芩、丹参等药材新品种10余个。通过柴胡、桔梗、人参等新品种繁育权和推广权的转让实现三个新品种大规模推广,增产增效明细。

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医药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20余项,共发表相关研究性论文30余篇,制定地方标准2项,主编2部和参编专著7部。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

◤ 课程大纲

向下滑动查看课程

第一章 种药材种业发展现状

第二章 “十四五”中医药规划与种业相关发展方向

第三章 中药材种业市场需求与培育

第四章 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

第一节 种子繁育

第二节 根段繁育

第三节 茎段繁育

第四节 组培快繁

以“丹参”为例

特色课程之六:

种苗培育与移栽管理培训系列

课程:《中药材种苗培育与移栽管理》

主讲: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董学会 教授

董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生物技术系列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种苗繁育、种质资源评价、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方面研究。曾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支撑项目、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现骨干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个。

主编《种子学实验技术》,副主编《药用植物繁育学》、《中药材加工贮藏学》等教材。

◤ 课程大纲

向下滑动查看课程

第一章 炼苗及壮苗培育目标

第二章 壮苗培育方法

第三章 移栽驯化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第四章 案例分析

培训特色

本系列课程旨在聚焦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全方位提升学员专业能力。课堂讲授相关理论,深入探讨相关新技术、新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现场实际操作指导,让每位学员亲自动手完成扦插及组培生产全过程。技术底蕴深厚 从事植物扦插、植物组培及相关技术配套研究工作30多年,产品获得奖励70多项,出版相关著作24部,配套技术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业内知名专家汇集 扦插和组培的老师,都师从林科院王涛院士,有二十多年的行业实操和理论经验。并聘请林科院资深高级工程师和农职院的资深老教授亲临授课指导。 实操场地设施完善 提供200多平的组培试验场地和2000多平米的温室大棚扦插育苗场地,组培和扦插配套设施完善,方便学员实操练习。 内容结合生产实际 课程内容的编排上结合生产实际需求和学员的诉求,有着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受到广大学员的认可。颁发结业证书 学员完成全部课程后,由中国林科院社会林业研究发展中心颁发本课程结业证书


线报名

报名请您咨询:

贾老师13260275665;微信:jwq20140128

安老师:18513558307;  微信:jxxlll007

训费用

4800元/人

以上费用包含教材费、场地费、结业证书费、后期服务费等;不包含住宿和就餐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每位学员享有二次免费学习机会培训班将统一安排。

款账号

账户名称:恒德本草(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开 户 行:建行北京科创支行账    号:11050163590000000685联 行 号:105100005117汇款备注2023年6月培训

往期培训    》》》》》




同学们认真学习中!


经过三天的学习,我们结业啦



(第一期学员结业合影)


(第二期学员结业合影)

一起参与到学习中来吧!

我们在北京等着您!

来源:本草秀
责任编辑:本草秀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