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岷县市场首阳市场渭源市场会川市场莲峰市场宕昌市场漳县产地临洮产地武都产地卓尼产地临潭产地甘谷产地青海产地礼县产地庆阳产地武威产地张掖产地平凉产地其他产地
陇萃源 > 网站新闻 > 行业动态 >  中药饮片发展历程、类型及企业现状

中药饮片发展历程、类型及企业现状

发布时间:2019-10-21 14:14:08  来源:陇萃源  浏览:   【】【】【

中药饮片发展历程、类型及企业现状

 [摘要]随着不断利好的中医药政策的颁布和健康产业迅速崛起,中医药中的中药饮片将会释放出巨大的临床价值、经济价值和保健价值。中药饮片有望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这之前,笔者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有必要了解中药饮片发展历程、中药饮片类型和企业现状,以便厘清饮片家族史,探析其中规律,为饮片的质量提高、行业升级、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学体系中的特色部分,是中医防病养生、治病救人的有力工具。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中药饮片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正由于其独特的临床价值,中药饮片享有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占药占比、不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红利。尤其是近几年,在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皆具的大好环境中,中药饮片更应释放巨大的临床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中药饮片行业不容乐观,其饮片质量仍是行业的症结所在。虽然专家提出了诸多前瞻性思考和建设性意见,如饮片产销一体化、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分级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人员素质、实现优质优价等等,但对中药饮片行业发展成效甚微,“散、小、乱”的行业特征依然明显。为什么?这值得我们每个从业人员深思。即使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笔者相信,终究会有解决的办法。本文从中药饮片发展历程、饮片主要类型及企业现状着手,旨在清晰阐明饮片“家族史”,为读者重新认识饮片、业内发展饮片提供参考。此外,也为关心饮片及投资人士提供素材。

1中药饮片发展历程

中药饮片历史悠久,其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为“㕮咀”。㕮咀,嚼也,用口咬碎,也是当时饮片的一种炮制方法。由于当时铁器尚未出现而使用的一种古老、简便的方法;唐宋时期,粉末饮片(即煮散)出现,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首次出现“煮散“一词。至宋代,由于国家对药材资源量大、国家重视医药卫生保健、人口增长、医药从业人员增多、疾病多发等等原因,煮散这一形式能节约药材资源,因此大受推广,达到了顶峰时期;元代在继续延续宋代煮散的同时,进行了饮片创新,后期逐渐出现片状的饮片形式,如元代后期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绵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当归“净洗,薄切,干称。”等;至明代,随着经济发展,药材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加工的粉末和颗粒不能适应市场,切制的饮片开始出现。因此,切制饮片至明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至民国,饮片已经普及和流行;而至现代,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新型饮片出现,代表饮片有中药颗粒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颗粒饮片包括超微饮片、破壁饮片和纳米饮片。其最大特点是,融合现代技术,从使用便捷性予以考虑。中药饮片发展历程脉络见图1

中药饮片发展历程脉络

2、中药饮片主要类型

目前饮片主要类型有切制饮片(俗称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破壁饮片等,呈现以切制饮片为主流、配方颗粒异军突起、破壁饮片迅速兴起之势。各种类型饮片及其优缺点分析如下:

2.1切制饮片(中药饮片)

切制饮片是目前中医认可和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所指的中药饮片,其定义为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也就是说中药饮片包括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其优点为:①具有药材的鉴定特征;②可切成一定的形状和规格;③便于贮藏、运输和销售;④临床可随症加减。缺点为:①易因入药的形态粗糙和差异,出现品质不均,质量难以控制;②煎煮服用方式繁琐。

2.2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在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药饮片的补充。而近年来,配方颗粒行业增长较快,从2014年到2018年,以22%30%的速度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并且已有省份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北京、浙江等。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也从原来国家6家试点到至今已有47家省级试点企业的容量,呈现多家药企布局,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但对中药配方颗粒,业界持质疑态度,主要是单煎和合煎的科学问题。中药配方颗粒有着便捷性和质量均一性的优点。缺点为:①物质基础不明确;②失去了饮片原有的特征,鉴别困难。

2.3中药破壁饮片

中药破壁饮片是中药粉末饮片在现代的应用和发展。定义为通过现代粉碎技术将传统中药饮片加工至D90<45 μmD90,即90%以上的粉体粒径<45μm 300 目以上)的粉体,不添加成型剂制成的30100目的干燥颗粒状饮片。是由广东省破壁粉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自主研发的新型中药饮片。其优点为保全中药全成分,不添加辅料;有效提高中药物质成分的利用率,使用剂量大幅减小;具有质量均匀可控、使用方便。缺点为:失去了饮片原有特征,鉴别困难;饮片生产成本较高。

3国内中药饮片企业现状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三大支柱产业(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之一,冠以“核心地位”之称,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而谈中药饮片,不得不先了解中药饮片企业。因为企业是行业发展和注入活力的主体。那国内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到底如何呢?据资料显示(详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统计分析报告》),目前为止国内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的企业2210家,占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的28.6%;从事中药饮片经营的企业有238760家,占总经营企业的52.4%。可知,无论是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还是中药饮片经营企业,在国内药品企业数量中均占据相对较高的比例。暗示了中药饮片企业之多,行业规模之大。生产企业是整个行业的命脉之所在,国内不同地区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呈现明显的分布不均的特点,表现为大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集中在安徽、广东、四川、河北、甘肃、云南、山东、吉林、河南、广西等地的概貌(见图2),其中安徽省最多,为213家;西藏和海南最少,均为8家。因此,从中不难得出,国内中药饮片企业具有体量大、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这种总体格局的形成与先天的历史条件、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浓厚的中医药文化等因素有关。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地区分布概貌

4、小结

中药饮片的发展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其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经济价值(2018年市场规模2000多亿元)和保健价值(很多饮片是药食同源类,可用健康产品的原料,健康产业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8万亿元)。因此,中药饮片受到业界高度重视。从本文阐述的饮片发展历程来看,饮片与当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如未有铁器之前,药材只能简单的弄碎;药材资源紧张,出现了煮散,并相当一段时间内流行,如煮散在唐、宋、元均有,见图1。同时,目前饮片行业以切制饮片为主,兼顾新型饮片,并且新型饮片均以切制饮片为基础,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破壁饮片其原料均为切制饮片。因此,可以说,目前的新型饮片只是传统饮片的延伸和补充,传统饮片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价值。通过国内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分析,用数据和图形形象的证实了中药饮片行业“散、小、乱”的特征。企业数量之多,表明入行门槛低,暗示“小”和“乱”的特点;全国饮片企业严重分布不均、差异明显,暗示“散”的特点。因此,希望读者从饮片发展历程、饮片主要类型和目前企业现状,深层次的了解中药饮片行业,能为饮片的质量提高、行业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来源:采药翁

责任编辑:采药翁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