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岷县市场首阳市场渭源市场会川市场莲峰市场宕昌市场漳县产地临洮产地武都产地卓尼产地临潭产地甘谷产地青海产地礼县产地庆阳产地武威产地张掖产地平凉产地其他产地
陇萃源 > 网站新闻 > 农产品信息 >  野生黄芪

野生黄芪

发布时间:2016-11-10 14:18:27  来源:陇萃源  浏览:   【】【】【

黄芪,又称“绵黄芪”、“箭芪”,古时叫“黄耆”,它是甘肃名贵中草药之一。黄芪是一种属于豆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栽培,亦有野生的.它在我国因其原植物和产区的不同,一般分为黑皮芪、白皮芪、红芪三类,甘肃黄芪属于白皮芪。

黄芪生长,茎卧地呈芡状。药用其根,即黄芪。根圆柱形,带芦头,尾部渐细,带有须根。根的表面呈土黄色,微有纵皱和麻点,断面湿菊花心,质坚而重,每年春秋两季为采收季节,色黄气微,味甜而浊,有豆腥味,嚼之渣较多。

野生黄芪性喜阴凉、干燥,适合于砂质土壤和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海拔约在二千多米,无霜期较短,昼夜温差较大,土壤又很适宜黄茂生长。因而,这里所产黄芪,外皮呈土褐色、网纹明显、体轻而粉性大、气味香甜,是黄茂之中佼佼者,故称恒山黄蔑,也有叫“正北芪”的。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也先后发现野生和栽培的,如称多花黄芪、云南黄芪、武汉黄芪、梭果黄芪、金翼黄芪等。这些,在不同地区作为药用,其形状与黄芪近似。

黄芪用于中药,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黄芪列为上品。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黄芪:“润奢者长也,黄者色黄,为补者之一长,故名黄芪”。在《药性歌诀》中说:“黄芪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肤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宫脱垂、浮肿及痈疽等疾病,疗效显著”。由于黄芪能防止肝糖减少,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有利尿、降压的作用,并且它能防止扩张血管、改善血行,使久坏的肌肉细胞恢复活力,所以.它又能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痈疽等疾病。但是,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也不宜单独服用黄芪,因为黄芪是一种温补性的药物。

野生黄芪不仅是医疗中的常用中药,而且它还可以用于煮肉、泡酒、作菜、煮汤,作调味品,去腥气,当地人们常以黄茂把羊肉炖制成汤,名曰:“黄芪羊肉汤”,其汤营养丰富,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